7月28-29日,IPAF-2022亚洲峰会在新加坡召开,作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代表,北京祥运成租赁总经理杨磊做了主题为《疫情改变了中国高空作业机租赁市场吗?》的报告,引发与会嘉宾的共鸣。
那么,疫情对高空作业机械有哪些影响,国内高空作业机租赁商又有哪些应对策略,我们来看一下杨磊怎么说。
杨磊分析了国内高空作业机租赁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他认为,无论多困难,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还会持续的发展。未来机队规模会持续增加,而且增速不会小于过去。同时,杨磊还表达了自己对高空作业机行业发展的几个隐忧:租金下降、现金流吃紧、价格战、资产快速贬值。
1、租金下降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清楚地看到,疫情改变了中国租赁市场。
2、现金流吃紧:
无独有偶,目前很多租赁公司已经出现现金流吃紧的状况。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些状况?杨磊就自己的观察和亲身体会分享了几个方法:“得从认知层面去改变。曾经市场发展迅速,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0%,这时候可以采用粗犷式的管理,因为我们从来不担心出租率。”
然而,当市场竞争过度,租金难以补充现金流的话,就需要苦练内功,把粗犷式的管理转换成精细化管理,以此来节约成本。比如,开源节流,人员优化,二手机处置、优化车型结构等。
3、价格战:
竞争始于今天,激化于未来。“当下中国高空作业机租赁商都在做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让中国高空作业机租赁市场应该已经沦为全球租金回报率最低的区域。”杨磊认为,企业想要生存,必须回归赚钱盈利的本质。
杨磊从事过挖机和吊车行业,从挖机市场的异常火爆到价格崩盘、从吊车市场的一机难求到全面过剩,杨磊全看在眼里:“此刻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与过往经历的那些行业非常类似。制造商的非理性销售政策,直接导致了机队规模的快速增长。”
4、资产快速贬值:
除了资金回报率之外,租赁公司资产的快速贬值也将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五年前的车到现在只剩两到三成的残值,不少租赁商生存都成了问题。“高空作业机租赁是一场‘持久战’,得做好长期战略计划,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业。因此,如果想要进入租赁行业,就应该做时间的朋友,而不是做时间的敌人。”
最后,杨磊表示,疫情终会过去,行业终将发展。后疫情时代,希望海内外同仁可以共商大计、携手同行,推动高空作业机行业健康发展。